
8月稀土进口数据揭晓:稀土矿进口量缩减引发的供需变化【SMM分析】
【SMM分析:8月稀土进口数据揭晓:稀土矿进口量缩减引发的供需变化】近期,海关总署发布了8月进出口数据。据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8月中国稀土金属矿进口量为23538吨,同比减少39%,其中8月进口量仅32吨。
SMM9月23日讯:近期,海关总署发布了8月进出口数据。据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8月中国稀土金属矿进口量为23538吨,同比减少39%,其中8月进口量仅32吨。
据四川地区分离厂表示,此次进口量的大幅减少,根源在于美国出口至中国的稀土金属矿数量急剧下降。美国长期以来都是中国稀土金属矿的重要供应国之一,其出口量的锐减,犹如切断了四川地区分离厂的一条重要原材料“补给线”,直接导致了这些分离厂原材料供应的收紧。面对原材料供应紧张的困境,四川地区的分离厂并未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寻求应对之策。部分分离厂开始更多地采用独居石和四川本土的稀土矿作为补充原材料。然而,即便采取了这些补充措施,四川地区分离厂的开工率依然出现了小幅下降。
2025年1-8月,中国未列名氧化稀土进口量约为35753吨,同比几乎持平;其中,8月份未列名氧化稀土进口量约为3373.5吨,同比大约增长6%,环比约缩减了7%,这一缩减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明确的原因。据矿商反映,这一部分缩减量主要是由于缅甸地区雨季的持续影响,导致该地区离子矿的供应量受到严重制约,进而影响了中国从缅甸进口未列名氧化稀土的数量。
从缅甸矿商反馈的实际情况来看,雨季的到来对七、八月份的稀土离子矿开采和运输产生了较大影响。连绵不断的雨水不仅使得矿山开采工作难以正常进行,还对矿石的运输造成了极大困扰。这种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直接导致这两个月中国从缅甸进口的未列名氧化稀土量一直维持在三千多吨的水平,且缅甸地区成为受影响最为显著的区域。
但与此同时,国内稀土市场也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受多种因素影响,国内的一些稀土分离企业开始陆续准备停产相关事宜。这些企业在面对市场不确定性和成本压力时,选择了更为保守的经营策略,即多以消耗现有原材料库存为主,而补库意愿则相对较低。这种经营策略的调整,无疑对稀土离子矿的市场需求量产生了直接影响。由于分离企业的补库需求减弱,稀土离子矿的整体市场需求量也随之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需关系的微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