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铝加工行业PMI录得44.1%——淡季氛围加重 铝加工行业延续弱势运行【SMM下游深度分析】
【SMM铝下游分析:7月铝加工行业PMI录得44.1%——淡季氛围加重 铝加工行业延续弱势运行】7月份铝加工行业PMI综合录得44.1%,仍在荣枯线下方运行,环比上涨4个百分点,同比上涨1.3个百分点
2025年7月31日讯:
铝板带行业PMI综合指数仍深陷收缩区间,国内终端需求疲软加剧,特别是建筑、汽车等主力消费板块订单萎缩,下游提货情绪低落,需警惕淡季深化叠加库存积压及高温限电风险;铝箔行业PMI综合指数录处于收缩边缘,包装箔和空调箔深陷价格竞争,"以价换量"策略失效,电池箔订单亦转弱,后市需警惕出口市场波动及内需回暖信号;建筑型材综合PMI处于荣枯线之下,今年淡季需求建材订单下滑更加明显,后续行业产量、订单仍在减少;工业铝型材行业PMI综合指数维持荣枯线之下,光伏企业反馈在手订单量不足,汽车材等其他工业材生产、新订单量环比呈现稳中偏弱的趋势,淡季氛围浓厚;铝线缆行业PMI综合指数仍处于弱势运行中,电网订单匹配仍未到位的背景下,厂家出货量整体仍在下降,电网外的新增订单表现并不乐观,考虑到9月是工程施工的集中期,8月中下旬将会逐渐过渡至行业集中交货周期;原生铝合金PMI运行至荣枯线上方,表明淡季内需略有恢复,但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铝棒减产触发铝水转产,近三月下游出口数据同样稳中向好,需关注后续贸易政策动向。再生铝行业PMI位于荣枯线下方,原料供应紧张及生产亏损的限制,企业被迫降低产量,预计8月再生铝终端消费难以显著改善。
具体分产品类型来看:
铝板带:7月中国铝板带行业PMI综合指数录得43.4%,仍深陷收缩区间。分项指数显示,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38.3%)均显著低于荣枯线,反映国内终端需求疲软加剧,特别是建筑、汽车等主力消费板块订单萎缩,叠加铝价高位盘桓(周内逼近21000元/吨),下游提货情绪低落,成品库存指数高企(50.9%),企业被迫主动减产以缓解压力。出口方面需求下滑明显,海关数据显示,6月铝板带出口量环比降12%、同比降25%,中美磋商变数仅部分支撑家电领域,难以对冲整体消费疲软。采购量指数(38.3%)和原材料库存指数(46.5%)显示企业备货谨慎,产能过剩与内需不足导致加工费普遍击穿成本线,价格战风险上升。展望后市,淡季深化叠加库存积压及高温限电风险,铝板带PMI预计持续偏弱运行,需关注8月淡旺季过度期终端企业备货动向及政策刺激效果。
铝箔:7月中国铝箔行业PMI综合指数录得48.8%,处于收缩边缘。生产指数(48.1%)和新订单指数(48.1%)均低于荣枯线,反映市场整体需求延续弱势,包装箔和空调箔深陷价格竞争(双零7加工费5800-6200元/吨贴近成本线),"以价换量"策略失效,电池箔订单亦转弱。成品库存指数(51.1%)高企,凸显去库压力,而新出口订单指数(48.4%)拉动不足,海关数据显示6月铝箔出口量环比降13%、同比降23%,加剧国内生产困境。采购量指数(48.1%)和原材料库存指数(45.2%)表明企业备货意愿低迷,产能利用率承压下行。展望后市,传统淡季深化叠加终端高温假期减产计划,铝箔PMI料将持续低位运行,需警惕出口市场波动及内需回暖信号。
建筑型材:7月建筑型材综合PMI指数录得40.35%,依旧处于荣枯线之下。7月正式进入传统淡季,SMM了解到企业反馈今年淡季需求建材订单下滑更加明显,本月生产指数录得33.13%,采购量指数录得44.63%。东部地区头部企业反馈依托其品牌效应,陆续接到新订单,开工率较前有所好转;但大部分企业反馈建材订单减少较多,部分企业正在往工业型材转型,本月新订单指数录得35.39%。据SMM调研,企业普遍反映近期铝价高位,下游备货意愿较低,因此企业多采取原料低库存策略,5月原料库存指数维持在29.07%。综上,目前传统淡季氛围浓厚,整体建筑型材行业产量、订单减少,预计8月建筑型材PMI或将依旧处于荣枯线以下。
工业型材:7月工业铝型材行业PMI综合指数录得43.36%,维持荣枯线之下。分指数来看,受淡季影响,生产指数录得43.38%,新订单指数录得36.3%。光伏企业整体反馈在手订单量不足,但安徽地区和河北地区企业反馈接到光伏组件厂新订单,带动其开工率上升;汽车材等其他工业材生产、新订单量环比呈现稳中偏弱的趋势,淡季氛围浓厚。据SMM调研了解,企业反馈行业内卷仍严重,加工费或进一步下滑,企业盈利能力或进一步压缩,企业原料备库情绪不足,多数企业仅维持安全库存,采购量指数录得48%, 原料库存指数下滑至37.53%。预计8月工业铝型材PMI将持续位于荣枯线之下,SMM将持续关注订单实际落地情况。
铝线缆:7月国内铝线缆行业PMI综合指数录得47.6%,指数环比6月上涨7.2个百分点,表明行业的收缩趋势得到一定缓和,但指数仍处于50下方行业仍处于弱势运行中,并没有迎来转折点。步入7月份,铝线缆行业整体上是延续了淡季的走势,尽管部分厂家表现有所分化,但在电网订单匹配仍未到位的背景下,厂家出货量整体仍在下降。同时,铝价的高位运行对厂家的资金运营管理造成重大压力,因此7月份厂家多数放缓原料采购节奏,下调开工率以求降低成品库存。因此厂家生产指数录得47.67,厂家采购量指数录得43.78,产成品库存指数录得39.51,持续在50下方运行。在订单方面,月内2025年南网主网线路材料第一批、配网材料第一批中标结果正式落地,市场订单得到补充,但由于终端消费的转弱,电网外的新增订单表现并不乐观,拖累行业整体表现,新增订单指数录得48.3,表现出小幅下降趋势。展望8月,上半年的特高压输变电中标订单有望陆续进入交货阶段,因此行业提货量有望进入缓慢复苏阶段,但考虑到9月是工程施工的集中期,8月中下旬将会逐渐过渡至行业集中交货周期,预计2025年8月铝线缆PMI指数将在荣枯线50%附近运行。
原生合金:7月原生铝合金PMI录得54.4%,环比6月显著回升17.9个百分点,且一跃冲至荣枯线上方,淡季行业呈现超预期逆势反弹。分细项来看,生产指数60.0%,新订单指数51.7%,均较6月有所改善,表明淡季内需略有恢复,但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铝棒减产触发铝水转产,带动原生铝合金开工率获得结构性支撑。产品库存指数58.3%,采购量指数61.6%,相对稳定,显示企业库存管理趋于理性,购买铝锭生产的企业,采购活动也保持一定水平。然而,因淡季需求恢复有限,企业库存压力仍存,需关注后续消化情况。新出口订单指数58.3%,回升至荣枯线上方,近三月下游出口数据同样稳中向好。但整体外需仍有走弱预期,中美关税不确定性持续影响出口预期,需关注后续贸易政策动向。在传统淡季需求乏力、中美关税悬而未决、高铝价负反馈三重压力下,行业弱稳格局难破。尽管7月PMI因铝棒减产、铝水合金化政策和内需略有恢复而逆势回升,但回升幅度受限,且后续仍面临高温假期等季节性因素影响。展望后市,8月原生铝合金PMI或仍将回落至荣枯线下方。
再生合金:7月再生铝行业PMI环比降至38.0%,持续位于荣枯线下方。生产方面,7月作为行业传统淡季,企业订单逐步减弱,叠加原料供应紧张及生产亏损的限制,不乏企业被迫降低产量,拖累行业开工率继续下滑。但整体开工率跌幅有限,一是摩托车消费表现良好支撑了部分企业订单;二是铸造铝合金期货上市后,期现贸易商大量收购交割品牌ADC12,弥补了部分企业下游订单的减少,一定程度上平抑了淡旺季的波动。库存方面,企业成品库存因开工下滑叠加期现订单交付而快速去化,社会库存则加速累积;受限于原料供应不足与价格高企,企业原料采购困难,原料库存也有所下降。展望8月,再生铝终端消费难以显著改善,行业PMI仍将处于荣枯线下方。
简评:
7月份铝加工行业延续淡季弱势运行,仅原生铝合金受铝水转产影响表现稍有起色,其余各细分板块维持弱势运行。7月份铝加工行业PMI综合录得44.1%,仍在荣枯线下方运行,环比上涨4个百分点,同比上涨1.3个百分点,虽然铝加工费处于淡季氛围影响中,但行业的收缩趋势有所缓和。7月份受铝价高企、终端需求乏力、高温天气影响等多重压力影响下,企业纷纷减产以求减轻资金压力。分板块来看,铝板带需求持续疲弱,需关注8月淡旺季过度期终端企业备货动向及政策刺激效果;铝箔板块8月份仍存在减产预期,需警惕出口市场波动及内需回暖信号;建材板块预计8月份延续淡季氛围,消费暂无起色;工业材板块光伏订单呈现地区分化,汽车材订单维持稳中偏弱,8月订单预期并不明朗;铝线缆板块由于9月份工程施工逐渐开启,预计在8月中下旬带动企业开工复苏,实现淡季向旺季的逐渐过渡;原生铝合金中美关税不确定性持续影响出口预期,8月市场预期持续低迷;再生铝合金终端虽然摩托车消费支撑了部分企业订单,但8月终端消费难以显著改善,市场转折点仍未到来。
(SMM铝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