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下载
掌上有色App
客服
021-31330333
工作日8:30-17:30
APP
掌上有色下载
进群
终端

【SMM分析】效仿印尼禁矿?菲律宾“禁矿”政策能否冲击镍产业

来源: SMM
发布时间:2025-05-09 18:21
67篇

作品

近日,市场对菲律宾禁矿政策议论纷纷,有消息称“菲律宾政府计划自2025年6月起实施镍矿出口禁令”。

SMM5月9日讯:

近日,市场对菲律宾禁矿政策议论纷纷,有消息称“菲律宾政府计划自2025年6月起实施镍矿出口禁令”。印尼镍矿协会(APNI)矿业顾问委员会成员Djoko Widajatno也表示,尽管印尼是全球最大镍生产国,但国内多家冶炼厂仍依赖菲律宾镍矿供应,尤其是对本土日渐稀缺的高品位镍矿,而菲律宾禁令或将引发全球镍矿供应紧缩和价格上涨。短期虽有利于本土镍矿商获利,但将推高依赖进口原料的冶炼厂运营成本。

实际上,该事件早在今年年初便引发过讨论。

2025年2月3日,菲律宾参议院通过了一项禁止镍矿出口的法案,目前该法案处于两院委员会审议阶段,暂未签署成正式法律。后续该法案复审将放在6月国会复会后,开始进行讨论。同时,菲律宾参议院议长弗朗西斯·埃斯库德罗(Francis Escudero)表示,希望能有一个两院委员会同来自参众两院的成员协商审查这份法案。 埃斯库德罗在一次简报会上说:“我希望它能够在休会期间完成,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复会时批准”,该法案意图通过禁止原矿出口来推动采矿业下游发展“,他说 “我们希望从仅仅出口被其他国家用来生产更高价值产品的原矿,转向发展我们自己的加工能力。这将增加我们与矿物相关的出口附加值,为我们的经济提供急需的拉动,并为我们的人民创造就业机会。由于绿色倡议如电动汽车生产的推动,过去几十年对镍和铜等关键矿物的需求有所增加。镍和铜是电动汽车锂电池生产的关键元器件,如果我们能够利用这些矿物的潜力,我们就能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一席之地,特别是在电动汽车电池生产方面,也许有一天,我们还能拥有自己的电动汽车。若该法案签署成法律,5年后将实施,以便矿企有时间来建设加工厂。“如果法案获得通过,我们最终将有矿石加工能力,对于国家来说是一次蜕变”,埃斯库德罗表示,他是这份法案的三审稿和终稿起草者。

菲律宾为世界第二大红土镍矿供应国,据SMM统计,2024年菲律宾全年发运5400万吨,其中约4350万吨发往中国,1035万吨发往印尼。 近年来,该国政府一直在尝试学习世界最大镍供应国印度尼西亚扩大矿业收入的经验,督促矿企投资加工设施而不只是出口原矿。

但是,业内普遍认为,菲律宾完全复制印尼禁矿令的可能性较小,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

  1. 基础设施落后:印尼基础设施健设相对完善,有能力吸引外企投资配套的冶炼和下游工厂,而菲律宾基础设施健设相对落后,矿区公路覆盖率不足30%,港口设施落后导致运输成本占售价20%以上。
  2. 经济结构脆弱性:尽管法案预留了5年过渡期,但当前仅规划建设3座小型冶炼厂,远不足以消化现有出口量。相比之下,印尼2014年禁矿前已通过多元产业构建经济缓冲带(棕榈油、橡胶等),且下游加工产业链初具规模,而菲律宾缺乏类似基础。
  3. 基础资源难以支撑冶炼项目投建:印尼当地有较为丰富的水电煤资源,而菲律宾菲律宾工业电价达0.18美元/千瓦时(印尼为0.1美元),电力供应稳定性差且工业电价较高。
  4. 投资可行性相对较低:菲律宾镍矿品味较低,比较适合湿法冶炼生产MHP,但是湿法冶炼投资成本较高,建设周期长且有一定技术门槛。
  5. 镍产业过剩或难有新项目落地:全球镍市场供应过剩,镍资源龙头企业镍一体化布局已进入尾声,SMM预计2025年及后续全球镍资源供应过剩幅度将会扩大,菲律宾若实施禁矿令发展下游产业,面临市场空间小、利润难以保证的问题,且较难吸引企业投资。
  6. 政治分权与利益集团掣肘:菲律宾地方政府对矿产开发拥有实际控制权,中央政策常因地方环保干预或司法纠纷受阻(如2020年棉兰老岛矿山关闭事件)。菲律宾矿山商会(The Chamber of Mines of the Philippines)和菲律宾镍业协会(Philippine Nickel Industry Association)称,这项拟议中的出口禁令“将导致矿山关闭”,将“减少政府收入和矿业社区的经济活动”。当地的利益集团后续或成为该法案推行的较大阻力。此外,前十大矿业公司控制全国80%镍矿产量,通过政治献金和游说深度介入立法,而印尼通过引入外资形成利益共同体,削弱了私人资本对政策的干扰。

另外,2016年下半年,菲律宾曾以环保为切入点整顿矿业,后续并未成功。但是,对关键矿物出口的禁令并非印尼独有,实际上这是一种全球趋势,尽管程度各不相同。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数据,在2009年至2020年间,约有53个国家对关键矿物实施了出口禁令,例如纳米比亚禁止未加工锂和其他关键矿物出口,津巴布韦则禁止铬出口。各国采取“禁止原矿出口”这一政策的动机是可以理解的,其经济效益也是可以量化的。

以印尼为例,印尼工商会的数据显示,该国镍矿出口额从2014年的11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209亿美元,这发生在镍矿石出口禁令实施之前。

SMM认为,该政策短期内或较难以对镍产业产生根本性的冲击,原因如下:

对于印尼方面,据SMM统计,2024年印尼镍产品生产共消耗红土镍矿超过2.45亿湿吨,而菲律宾出口至印尼镍矿1035万湿吨,仅占印尼镍矿总需求的4.3%。而印尼进口菲律宾镍矿,更多是用作调配冶炼过程中的硅镁等杂质的需求。若菲律宾禁矿政策落地,或也较难对印尼镍矿供需结构产生根本性冲击。

对于菲律宾自身来说,禁矿政策的落地依然困难重重,若该政策成功正式签署成法律,也会在5年后才正式生效,对于短期镍市场影响或较多来自于情绪方面,而非结构性变化。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镍采购商机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