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面支撑下的情绪影响,稀土矿产特殊性分析【SMM分析】
在价格持续上行的背后,除了基本面的刚性支撑,更有情绪及情绪背后所隐藏的对未来工业发展的美好期待,在《稀土原料价格再现涨势,刚性需求持续支撑?》一文中我们分析了本轮价格上涨的基本面的因素,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讨论情绪对于价格的影响及情绪背后的理性支撑
7月镨钕金属价格走势持续上行,从7月3日的均价54.5万一路上涨来到7月28日的63.5万,单月涨幅超16%,成为除2011年之外的历年涨幅之最
上篇文章详细解释过在基本面即供需端的价格支撑,本篇文章我们只做简单回顾:
供给端收紧:①美国矿进口归零(月减氧化镨钕300吨+);②缅甸克钦邦宣布2025年底禁采稀土(潜在月减500吨),政策变数犹存但市场以禁止为前提反应,已触发某头部企业减产传闻。
需求端放量:磁材出口管制明晰后,7月企业集中承接海外9-10月订单(出口预增至4000吨),叠加金九银十备货周期,磁材产量环比增8%。
价格强信号:头部企业稀土金属竞拍周内两度"秒罄",成交价由57.2万/吨跳涨至57.95万/吨,客观上拉动现货价冲至62万/吨。
终端支撑:新能源车增量明确、高温驱动空调生产、消费电子备货、机器人新需求注入,均强化需求韧性。
诚然,基本面给了本轮价格上涨的硬性支撑,但伴随着供应趋紧和需求向好之外的情绪面的影响同样功不可没,甚至在很多时候会成为支撑稀土价格的关键因素,那稀土行业的情绪指的是什么?其背后的核心逻辑又是什么?本篇文章我们一起来讨论
一.稀土市场情绪究竟指的是什么?
市场情绪本质上是参与者对信息流的非理性决策共振,在稀土领域集中体现为“消息杠杆效应”——即利用碎片化信息放大对未来供需失衡的预期。以7月初镨钕金属冲高58万元/吨为例:
表面诱因:北方稀土半年报净利润预增1883%-2015%的业绩利好,叠加美国防部向MP Materials注资4亿美元并设价格底线110美元/公斤(折合77万/吨,较当时国内溢价80%);
实际矛盾:MP二期产能2028年才投产,短期对华供应影响可忽略,但市场仍借机推涨——核心在于情绪放大了“战略资源稀缺性”的长期焦虑。
这种“情绪定价”的底层逻辑,源于稀土独特的三重战略属性:
资源控制权上中国重稀土储量占全球第一VS美国军工及新能源产业依赖中国
技术命门上海外冶炼成本高出中国40% VS中国掌控全球90%稀土精炼产能
军工上中国手握重稀土开采及冶炼资源VS美国缺乏相关技术人才
二、市场情绪背后隐藏的国际关系与战略焦虑
稀土情绪敏感性的根源,在于其已成为中美科技竞赛的“战略计数器”:
出口管制的双刃剑效应
中国4月对钐、钆、铽等7类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美国稀土市场一片哀嚎,后续逐步完善其出口管制政策,针对部分美国客户发放许可证,推动六月份磁材出口环比增长150%,这种“动态管制”实则是精准的博弈工具:既让西方体验断供之痛,又为谈判留出筹码空间。
海外扩产的“画饼困境”
尽管美国加速本土供应链建设(如MP获国防部注资),但面临三重死局:
技术壁垒:美国稀土精矿加工能力与人才储备仍有待改善;
成本劣势:本土冶炼效率低下,2028年产能过万后77万/吨的目标价远超中国成本线;
时间枷锁:建成完整产业链需10年+2500亿美元投入。
三、情绪与基本面的螺旋:相互交织相辅相成
当前稀土情绪已形成“预期自我实现”的正反馈:
基本面带动下情绪高涨
第三季度稀土基本面趋紧已成必然的情况下,贸易商趁机炒作拉涨引起稀土现货市场低价货源快速收紧,稀土原料价格进一步上涨
终端革命的远期背书
人形机器人需求成为情绪新支点:单台特斯拉Optimus需消耗3.5kg高性能钕铁硼,若2030年全球出货89万台,钕铁硼增量需求超3000吨(占当前全球产量23%)——即使当前技术尚未成熟,资本已提前押注资源霸权。
政策预期的动态博弈
市场密切追踪中美谈判动向:若美国在芯片解禁让步,中国或释放重稀土配额;反之管制加码可能推升海外氧化镝价格迅速上涨
四、结论:情绪博弈的本质是规则制定权的争夺
相较于铜铝铅锌等基本金属,稀土在金属的属性上有其自己的特点,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期货,却始终受到情绪面的影响,而这些情绪的背后往往反应的不只是简单的对未来的预期,更多的是对于宏观政策乃至不同国家间博弈的态度,稀土作为战略金属在很多时候也不仅仅只是一种金属,更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潜力,是手握规则制定权的底气。透过稀土的情绪面,我们重新看见了稀土的特殊性,也更加能够透过情绪看情绪背后隐藏的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撰写于深夜,一点点感受与各位读者分享,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真的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与我交流。SMM稀土磁材分析师Sofia史鑫愿意与你共同探讨,本文只做行业探讨,不构成任何投资决策,我拥护国家,支持我国稀土事业,热爱和平并衷心希望中美贸易正常化,对即将到来的中美贸易会谈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