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材集中补库暂时结束,原料价格小幅回落【SMM分析】
SMM讯:9月16日镨钕金属报价70万-71万元/吨,较前日下调5000元/吨;9月17日报价进一步降至69.5-70.5万元/吨,再度下调5000元/吨。镨钕金属市场在经历快速上涨后迎来“两连降”,其背后核心原因在于刚性补库需求的结束以及持续增长动能的暂时缺失
SMM讯:9月16日镨钕金属报价70万-71万元/吨,较前日下调5000元/吨;9月17日报价进一步降至69.5-70.5万元/吨,再度下调5000元/吨。镨钕金属市场在经历快速上涨后迎来“两连降”,其背后核心原因在于刚性补库需求的结束以及持续增长动能的暂时缺失
一、价格回调的背后:短期驱动减弱与需求分化
本次价格回调主要源于阶段性补库驱动力的减弱。9月初镨钕金属价格回落至68.75万元/吨的相对低位后,磁材大厂率先启动采购,带动电机及终端企业备货,反向推动磁材企业采购镨钕金属,从而拉高整体价格。然而,本轮补库本质仍属刚性需求,从终端延伸的实际需求并未显著增加。部分企业储备原料库存仅是为了年底的海外订单,而非基于持续旺盛的下游消耗。
市场观望情绪随之浓厚,整体成交量较低。尽管部分企业的补库行为一度带动主流产品询单量增加,但应用端因价格连续下跌,采购趋于谨慎,多以消耗库存为主。此外,产业内部分化明显:头部大厂开工率持续向好,海外订单有所增加;而腰部及尾部企业订单则不及预期,产量偏弱
二、供需格局:短期承压与长期潜力并存
从供应端看,政策对稀土开采与分离的管控持续收紧,海外稀土开采已被纳入管控范围。叠加部分分离厂四季度停产的消息面影响,以及中美博弈等国际政局演变,整体供应量仍然趋紧。
需求端则呈现“短期承压,长期可期”的态势。短期看,终端需求未能持续跟进,特别是钕铁硼毛坯产量在8月份环比下降6.8%,对镨钕金属的需求量减少了6.3%。9月行业产量小幅上涨,以应对终端及电机企业年底冲量。但中长期而言,新能源汽车、风电、大工业等领域对高性能稀土永磁的需求仍保持增长。更具想象空间的是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尽管该部分增长尚未完全明朗,其具体空间仍有待观察。
三、产业分化:头部企业引领与结构性机遇
当前稀土永磁行业分化格局愈发清晰。头部企业如金力永磁、正海磁材2025年Q2产量均超过2万吨,其开工率受海外订单拉动持续向好,技术优势和规模化生产能力构筑了壁垒。这些企业不仅积极扩产,如金力永磁在墨西哥新建生产线为人形机器人及新能源汽车领域,还通过晶界渗透等技术降本增效。相比之下,中小型企业则面临更大压力。它们订单情况不及预期,产量偏弱,在原料采购和成本控制上灵活性较低。这种分化也预示着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技术壁垒高、产能弹性大的龙头企业将更具竞争力
四、后市展望:短期震荡与中长期向好
短期来看,市场缺乏强劲的利好刺激,“金九银十”的传统消费旺季对需求的带动效应有待观察。预计九月下旬至十一国庆期间,镨钕价格可能将继续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但因其基本面趋紧,下行空间不大。预计下一个集中补库周期在十月底至十一月初
长期来看,稀土行业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绿色能源转型、《稀土管理条例》 等政策规范行业秩序、以及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技术应用将共同构筑稀土需求的基本盘。此外,中国对稀土资源的战略定位和管控措施,如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也在中长期支撑稀土价格的中枢抬升。未来价格预计将在上下游都能接受的范围内平稳回升